Resources for Communication Problems

Saturday, June 21, 2008

CA004-015 Chapt.01智源

CA004-015 Chapt.01 收集者:呂智源

CA005C1.1 負責人:楊采駖

我個人所負責的是第一章的第一個圖的部分,就是針對人類的大腦,脊髓,中樞神經系統,周邊神經系統等神經及骨頭(脊柱、胸骨、腰部的骨頭及尾椎)的分佈,做概略的介紹。

補充資料:

中樞神經系統分為兩個部分:「腦」和「脊髓」。

腦:由神經元神經細胞所組成的神經系統控制中心。它控制和協調行動體內狀態(身體功能,例如心跳、血壓、體溫等)以及認知情感記憶學習

脊髓:人類的脊髓是由骨性脊柱所保護。全長41-45厘米

一般成人的腦重約1.31.4公斤(約3)。腦包含100兆個神經細胞 (神經元)和上千億稱之為神經膠細胞的支持細胞。成年女性的脊髓長約43公分,而男性約長45公分,重約3540公克。脊柱為包覆脊髓的硬骨組織,長約70公分。所以,脊髓比脊柱還短。

周邊神經系統分成兩個主要部分:軀體神經系統 自律神經系統

軀體神經系統:

由周邊神經纖維所組成,這些包括了將感覺訊息傳送至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纖維及傳送到骨骼肌的運動神經纖維。

自律神經系統(ANS):

內臟器官是受自律神經系統(ANS)所調控的。

自律神經系統(ANS)是周邊神經系統的一部份,它控制體腔內許多的器官和肌肉。在大部分的情況下,我們是無法察覺自律神經系統的運作,因其作用仍透過非潛意識主控的反射動作進行之。

http://www.dls.ym.edu.tw

http://zh.wikipedia.org

http://baike.baidu.com

CA007C1.2 負責人:曾琦喻

這張圖是在講解中樞神經系統的分部圖,告訴我們CNS是控制身體的中心且和周邊神經系統互相配合、互動。CNS有兩個主要分部的地方就是和圖上所標示的brainspinal cord,大腦是CNS的一部分且分布在頭蓋骨,而脊椎神經則是位在脊柱的另一部分,而脊椎神經又分成四個部分,分別是在頸部、胸部、腰部和薦骨。大腦的功能是非常複雜包括接收、記憶、思考、感覺、和說話等功能的過程都是和大腦有很大的關係的,而脊椎神經也有三個主要功能,分別市從週邊神經系統的感覺纖維街收訊號、傳導訊號到大腦去作複雜的分析和接收從大腦傳回來的訊號並傳導至週邊神經系統的動作纖維。

補充資料:

網站:維基百科(中樞)小小神經百科(中樞神)

CA009C1.3 負責人:林淑儀

神經系統分為中樞神經系統(CNS)及周邊神經系統(PNS)
CNS
可分為腦和脊隨PNS可分為感覺神經(傳入)和運動神經(傳出)
傳出系統又可分成體神經系統(SNS)及自主神經系統(ANS)
ANS
則又可分為交感及副交感大腦的表層屬於灰質部分,其多由神經細胞體組成,稱為大腦皮質.在大腦皮質下的深白部分,是由有髓鞘的神經纖維所組成.但白質是由聯合纖維及接合纖維和投射纖維組成.大腦皮質分為52區主要由3大區組成感覺區..運動區..聯絡區再來是脊髓脊髓的橫切面可看出H型的灰質,灰質前角有運動神經元的細胞體,而灰質後角有感覺神經元的細胞體.因此感覺訊息由背根傳入脊髓的灰角後質,而運動訊息是由灰質前角所發出.灰質聯合的中央有中央管,中央管貫穿整條脊髓上與第4腦是相通,含腦脊髓液.灰質側角是由自主神經元的節前神經元細胞之細胞體組成的.胸腰椎的側角是由交感神經元構成.白質可分為前索,側索(我們都說是側角因為根廁所同音)及後索白質也是由神經形成許多神經徑所構成.所以腦及神經大部分是由神經細胞所構成的.

CA011C1.4 負責人:徐凡均

解剖圖的詳述

脊柱的命名與功能

摘要:脊柱分為兩部份,一個為灰質另一個為白質,且白質維繞著灰質。從脊柱向外分了31對脊神經,其中有感覺神經與運動神經。而感覺神經藉由背根進入脊隨,而運動神經藉由腹根進入。

(補充)

體感可分為觸摸、本體感受或震盪感應路徑及疼痛或溫度感應路徑,而其正式名稱分別為背柱中蹄系束脊髓丘腦束。每個感覺路徑可分為三個不同的神經元,使神經脈衝可由感覺接收器傳達到大腦皮層。它們被命名為一級、二級及三級感覺神經元。一級感覺神經元的細胞體位於背根神經節,它的軸突是位於脊髓之內。而在觸摸、本體感受或震盪感應路徑中,一級感覺神經元會進入脊髓,且至背柱中。如神經元在低於T6進入,神經元將進入薄束即脊髓的最中間部分。高於 T6 的,神經元會進入楔束即薄束的側面。二級神經元軸突將如內側丘系一般交叉上升。它們會上升至丘腦腹後外側核並在三級感覺神經元的樹突與軸突間形成突觸。而三級感覺神經元會由此經內囊的後側部分上升至腦回的中後部分或布洛德曼312分區即體感皮層。

疼痛或溫度感應路徑與觸摸、本體感受或震盪感應路徑是不同的。疼痛感覺神經元在進入脊髓後會如一級感覺神經元般上升1-2層,及後與膠狀質建立突觸。特別的是前外側系統中的疼痛纖維可以脫離完定的路徑朝向丘腦腹後外側核。在這路徑,神經的軸突會朝中腦的網狀結構伸延。而網狀結構將伸延至幾個地方,其中包括︰海馬體(以建立疼痛的記憶)、中央中核丘腦(以引起痛的散播及非特定的痛)和大腦皮層上多個地方。神經元可伸延至的第四個地方是腦橋中的中腦導管周圍灰質。其後,形成中腦導管周圍灰質的神經元會伸延至中縫巨胞核,再延回發出疼痛信號的地方及抑制這些信號;這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疼痛的感覺。

運動系統

上位運動神經元是由兩處進入,第一是大腦皮層,第二是較多的原腦幹核。皮層上位運動神經元是源自布洛德曼46312分區。及後它會下降並穿過內囊的後側部分,而此路徑被稱為皮質脊髓束。穿過內囊之後,此束便會穿過大腦腳腦橋下降至髓狀錐體。至此,有大約85%的上位運動神經元軸突交叉成十字形及如皮質脊髓側束般下降。剩下的15%則如皮質脊髓前束般下降。

中腦核包括四條運動束,用以傳送上位運動神經元的軸突經脊髓至下運動神經元。這四條運動束分別是紅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頂蓋脊髓束網狀脊髓束。紅核脊髓束會與皮質脊髓側束下降,其餘三條會與皮質脊髓前束下降。

下運動神經元的功能可以分成兩個不同的組別。第一是皮質脊髓側束,此束包含的上位運動神經元軸突與背側下運動神經元之間。背側神經元是包含於四肢末梢的控制,所以下運動神經元是可以控制四肢的運動。皮質脊髓前束會在前柱中和身體同側地下降。在前柱中,軸突會出現並與下運動神經元的樹突形成突觸(通稱為腹正中下運動神經元,位於腹角和身體作同側的)或在前白連合交叉成十字形並與和身體作對側的腹正中下運動神經元的樹突形成突觸。在前柱中,頂蓋脊髓束、前庭脊髓束和網狀脊髓束會和身體作同側地下降,但不會穿過及與前白連合建立突觸。腹正中下神經元控制著軸向運動。這意味著它們負責的是非常重要的驅幹肌肉。下運動神經元與背側神經元不同的是它位於腹角且通道遍及整條脊髓。

參考網址: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4%8A%E9%AB%93

補充資料:

網站:維基百科(中樞神經)小小神經百科(中樞神經)

CA013C1.5 負責人:嚴英仁

補充資料:還沒做好

CA015C1.6 負責人:徐瑞宏

補充資料:還沒做好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