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for Communication Problems

Monday, June 23, 2008

NC450 20TT01-22婷婷

NC450 20TT01-22婷婷

Did you collect the revised answers from each classmates or just copy it from our blog?

NC450T01-------熲齊

Angiogram: 血管X光照片.

NC450T02-------松儒

Cordotomy脊髓索切斷術-surgical division of the lateral spinothalamic tract of the spinal cord, usually in the anterolateral quadrant.(脊髓外側的脊髓與丘腦間的徑路的外科切斷術, 通常是在前外側的四分之一。)

NC441http://connection.lww.com/Products/smeltzer10e/documents/Ch13/jpg/13_010.jpg

NC450T03-------侑倫(負責人)

craniotomy

顱骨切開術是一項手術的過程,利用切開頭顱來移動大腦內的組織。

NC450T04-------仁釧()

NC450T05-------馥榕

Delirium失智症—altered state of consciousness of sudden onset that consists of fluctuating attention, confusion, distractibility, disorientation, disordered thinking, impaired memory, and agitation. Underlying causes include toxicity, structural damage, and metabolic disorders.

引起的原因包括:毒性作用,構造上被破壞及代謝異常。其症狀為:記憶力減退、注意力恍惚、confusion(不能像常人一般處理資訊) 、迷失方向感、無法思考、不安。

字根:from L. delirium "madness," from deliriare "be crazy, rave,"

P.446

參考資料

台灣失智症協會

Does this link work?

http://www.tada2002.org.tw/

Delirium

NC450T06-------雁之

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局部大腦血液流動

NC450T07-------智源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中文名稱:散佈張肌成像

名詞解釋:MRI technique that evaluates the pathology of the white matter in the CNS by measuring movements and directionality of water molecules in the axonal tract

中文翻譯:MRI技術藉著測量水分子在軸突管道的行動以及方向,評估中樞神經系統白質的病理。

名詞補充:

Shouldn’t you quote the source by doing hyperlink for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 in Wikipedia?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 is 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technique that enables the measurement of the restricted diffusion of water in tissue. The principal application is in the imaging of white matter where the location, orientation, and anisotropy of the tracts can be measured.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axons in parallel bundles, and their myelin sheaths, facilitate the diffusion of the water molecules preferentially along their main direction. Such preferentially oriented diffusion is called anisotropic diffusion. The imaging of this property is an extension of diffusion MRI. If we apply diffusion gradients (i.e. magnetic field variations in the MRI magnet) in at least 6 directions, it is possible to calculate, for each voxel, a tensor (i.e. a symmetric positive definite 3 ×3 matrix) that describes the 3-dimensional shape of diffusion. The fiber direction is indicated by the tensor’s main eigenvector. This vector can be color-coded, yielding a cartography of the tracts' position and direction (red for left-right, blue for superior-inferior, and green for anterior-posterior). The brightness is weighted by the fractional anisotropy which is a scalar measure of the degree of anisotropy in a given voxel. Mean Diffusivity (MD) or Trace is a scalar measure of the total diffusion within a voxel. These measures are commonly used clinically to localize white matter lesions that do not show up on other forms of clinical MRI.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ata can be used to perform tractography within white matter. Fiber tracking algorithms can be used to track a fiber along its whole length (e.g. the corticospinal tract, through which the motor information transit from the motor cortex to the spinal cord and the peripheral nerves). Some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DTI are in the tract-specific localization of white matter lesions such as trauma, the localization of tumors in relation to the white matter tracts (infiltration, deflection), the localization of the main white matter tracts for neurosurgical planning, and the assessment of white matter in development, pathology and degeneration. DTI also has applications i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skeletal and cardiac muscle. Applications in research cover e.g. connectionistic investigation of neural networks in vivo.

圖片:

Quote picture source. Hyperlink?

圖片來源:http://www.google.com/webhp?sourceid=navclient&ie=UTF-8

Does this link work? Show any picture?

補充資料:http://www.technologyreview.com/read_article.aspx?ch=specialsections&sc=emergingtech&id=16473

NC450T08-------珮馨

dominant inheritance  

術語翻譯:優勢遺傳

術語解釋:主控性遺傳基因而來,我們的表現行由兩個基因型共同控制而來。由A和a來組合形成基因型。AA、Aa都是表現出顯性。aa表現出隱性。我們能說A是優勢的基因。

NC450T09-------心妤

electroencephalography

腦電波測定,利用位於頭皮或大腦皮質的電極測定腦電活動正常與不正常情形的技術,也用來評估疾病的發作,其測出的結果會被記錄成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http://img411.imageshack.us/img411/3650/electroencephalography0ne1.png

Website that explains EEG?

Find video that explains EEG?

NC450T10-------姿蓉

Encephalopathy-腦病變

因為大腦退化性變性或是大腦結構改變造成的功能異常。

補充

Quote your source with hyperlink?

大腦各腦葉的功能與功能障礙--概述

來源:新特藥房藥訊 發佈時間:2007-1-21 17:50:00

大腦半球的疾病或功能障礙可以是器質性的(有明確的結構性,化學性或代謝性機制),或者是非器質性的(原因不明).重性精神病與許多行為障礙屬於後一類.

  器質性大腦功能障礙的分佈可以是局灶性的或者是全面性的.大多數局灶性障礙都是由結構性異常所引起(例如,佔位性病變,腦卒中,腦外傷,發育不良,瘢痕),通常隻影響大腦皮層局部的功能.相比之下,大多數全面性的障礙是由代謝-化學性障礙,或播散的結構性病變所造成(例如,瀰漫性炎症,血管病變或播散的癌腫).全面性的病變能引起大腦感覺與行為功能許多方面的改變,而且還時常影響到一些皮層下的系統,干擾覺醒水準,導致木僵或昏迷,或干擾意識性思維的正常整合,引起譫妄或癡呆.某些功能障礙,例如失用症與遺忘症,既可以由腦部局灶性病變引起,也可以由瀰漫性病變產生.

  大腦皮層有大片的區域是屬於聯合區皮層,而專門表達感覺和運動功能的初級感覺區與運動區所佔的比例很小.感覺區直接接受來自周圍感受器的體感,聽覺,視覺和嗅覺的刺激,並且將資訊轉達至運動區.後者再將運動信號傳達到各橫紋肌,以調節隨意的身體活動.大腦皮層的其餘部位由聯合區皮層與邊緣系統皮層所組成,它們共同將各種感覺體會與天性及後天獲得的記憶進行整合,創造發展學習,思維,表達與行為.

  局灶性腦部病變所產生的臨床影響主要取決於病變的部位和受損組織的數量.功能恢復的關鍵則是在於多餘貯備的程度,適應,剩餘的大腦的可塑性以及病人的年齡.

  在成人中,有關體感,視覺功能和運動控制的初級皮層感覺區和運動區以及傳導通路都已高度地單側化,幾乎不存在多餘貯備;遭到直接損害時通常至少會留下某些永久性的障礙.過了兒童時代早期,言語功能和空間認知功能也愈來愈單側化,沒有多餘貯備.雖然來自左耳或右耳的聽覺可以到達雙側的顳葉皮層,但是有證據提示左側大腦半球是主側.聯合區皮層的許多各自分開的區域都具有或多或少重疊的功能;它們的這種功能上的多餘貯備往往可以使一部分腦區在功能上起到代償受損腦區的作用(稱為適應作用).40歲以下的人群中適應作用較為常見.

  可塑性是指腦部某些區域能引起功能上的改變,後者取決於刺激的性質和當事人的年齡.例如,在人的一生中,海馬的活動過程能將新的觀念與感受轉化為永久的記憶.在成人受到腦部損傷後,大腦的可塑性有助于思維,動作和感覺功能的重新學習,雖然作用的程度不高.最能表現齣可塑性的是正在發育中的大腦;例如,不滿8歲的兒童倘若作為主側的左側大腦半球遭受嚴重的損害,其右側半球通常能擔當起近乎正常的言語功能.

  額葉 額葉影響學習到的運動活動和表達性行為的計劃與組織.一側大腦半球的中央前回,加上就在它前面的運動前區與輔助運動區,共同管理對側一半身體的技巧性肌肉活動的調節.運動前區和輔助運動區皮層也調控同側的技巧性運動行為,例如擊高爾夫球的動作.涉及運動前區的癲癇發作典型地表現為頭,,軀幹與肢體的對側轉動;起源於中央前回的癲癇發作則引起經典的Jackson型局限性運動性發作.

  位於較前的額前區的損害所引起的行為改變,視病變的定位,大小和發展的速度而有所不同.單側的,直徑<2cm的病變,除了誘發癲癇發作,幾乎從不引起症狀.較大的病變,除非它們發展過快(數周或數月,而不是數年)或者累及雙側的額葉,也可能不產生症狀.患有額葉底部較大病變的病人會表現齣淡漠,對外界刺激不起注意,對自己的行為可能產生的影響無動於衷,有時還有二便括約肌失控.額極或額葉前外側病變的患者常對自己行為帶來的後果不加考慮,容易分心,表現欣快,輕率,往往很粗俗,不顧社交禮節.雙側額前區遭到急性外傷後,喧鬧多語,煩躁不安,以及干擾社會秩序的行為可持續數天或數周,通常能自發地消退.

  頂葉 頂葉的中央後回整合各種體感刺激,達到對物體的形狀,質地和重量正確的辨認.較為後外側的區域提供正確的視覺空間關係的感知,並將相關的感知與其他的感覺進行整合,創造齣對移動物體軌跡的意識.對身體各部位所處在的位置的意識也起源於這部位.在主側(左側)半球內,下頂葉區執行數學計算功能,並與言語辨認及文字記憶有密切聯繫.副側(右側)頂葉整合左半側身體與其環境的空間感知.

  中央後回較小的病變引起對側手和軀體發生形體辨別覺障礙(觸覺辨認障礙).主側(左側)半球頂葉下部較大的病變通常伴有嚴重的失語;較輕的損害可引起失用,計算困難以及有時候左-右不分與失寫.副側頂葉急性損傷會使病人對左半身及其環境喪失感知,而對自己疾病的嚴重性產生忽視或失認.某些病人,特別是患有右側頂葉較大病變的老年人,會否認他們左半身明顯存在的癱瘓.他們之中有些人會陷入全面的精神錯亂.另一些病變較小的病人則在執行已經學會的動作操作時表現齣混亂;這種空間-用手操作的障礙稱為失用症.穿衣服以及其他一些學得很好的活動往往都不能執行.

  顳葉 顳葉的活動涉及視覺辨認,聽覺感知,記憶與情緒.患有右側顳葉後天性單側損害的病人通常會喪失對非言語聽覺刺覺(例如音樂)的敏感度.左側顳葉的損害則會嚴重地影響言語的認識,記憶與形成.患有顳葉內側邊緣-情緒部位癇性灶的病人通常會發生部分性複雜性癲癇發作,其特徵是無法控制的感情以及異常的自主神經,認知或情緒功能.偶然,這些病人會發生性格改變,特徵性的表現是幽默感的喪失,對宗教哲理的入迷,以及強迫性思維與行為;男性病例還可有性慾的減退.

NC450T11-------齡萱

Epilepsy 癲癇

一、什麼是癲癇

「癲癇」一詞常被人誤認為不恥或奇怪的遺傳疾病。其實,它就跟「頭痛」一樣,只不過是一種症狀或徵候罷了。俗語叫「羊癲」、「羊角癲」、或「羊癲瘋」,亦有人稱「豬母癲」,事實上與羊、豬都扯不上關係。癲癇是因為腦部神經細胞過度活躍(即漏電)而引起的臨床表現,就像電線走火般,突然間走錯了電而起火花似的,來些不該有的放電現象,致使腦部電位混亂。

二、發生率、原因、誘發因素:

在一般的流行病學上之探討發現有0.3% ~ 1%的人口患有癲癇,根據台中榮總遲景上主任對國小學齡兒童,調查發現每一千人中有6.7人患有癲癇,另外台南成大蔡景仁教授在台南地區調查,發現每一千人中有8.9人患有癲癇;以此類推,國人兩千三百萬人口即有14萬至20萬人患有癲癇,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人口數目。

導致癲癇的原因有哪些?

通常在探討病因時,我們可以發現腦部有某種病變或傷害存在。如疤痕(頭部外傷、腦膜炎)、腦膿瘍(細菌感染化膿)、腦瘤(不明原因),先天性畸形(動靜脈畸形),腦部先天發育障礙,腦中風(腦血管阻塞或出血)皆可,全身代謝障礙(低血糖、內分泌失調、缺氧等)及部份特異性體質(不明原因者,此部份可能與遺傳較有關係)。

因此,絕大部分的人與腦部病變有關,任何疾病不管是直接或間接腦部傷害(腦神經細胞),日後都有可能發生癲癇。

誘發因素有哪些?

一旦有了癲癇,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有哪些因素容易誘發癲癇的發作?包括:發燒、喝酒、月經前後、睡眠不足、餓得太厲害、服用某些藥物(如感冒藥、抗精神病藥物)等,因此癲癇朋友一定要小心的記錄自己的發作是否有誘發因素,如發現有相關的狀況,就應該儘量去避開(當然規律服用足夠的抗癲癇藥物)還是最重要的。

三、發作型態分類(依發作的情況來分類)

發作型態:局部性癲癇、泛發性癲癇及無法分類

局部發作(發作從局部開始)

A單純性局部發作(意識沒有影響)

a動作徵候:有局部肌肉或肢體抽搐

b感覺徵候:如皮膚感覺、嗅覺或視覺

c自律神經徵候:如血壓、心跳改變、雞皮疙瘩

d精神、情緒徵候:如失落感、空虛感、恐懼感、陌生感

B複合性(複雜性)局部發作(意識有影響)

a以單純性局部發作開始,繼發意識障礙

沒有其他徵候

先發生A項中之ad之徵候

先發生自動症:(無意識之一些活動,類似靈魂出竅或魔鬼附身等現象,包括比手畫腳、不自主)

b.一開始就有意識障礙

沒有合併其他徵候

有合併A項中之ad之徵候

合併自動症

C局部發作後繼發全身發作

全面發作(開始即為兩側對稱性發作)

A失神發作(即小發作)

B肌抽躍性發作

C抽躍性發作

D強直性發作

E強直性抽躍性發作(即大發作)

F失張性發作

無法分類之發作(資料不全者)

四、診斷:

主要是根據

(1)發作狀況。目擊者(家屬、朋友或同事)提供病人發作當時的狀況,清楚且實在地描述,以【具體的事實】提供資料,不要妄自揣摩、推測或自己加以解釋。

記錄事項:應包括剛發生時病人自己感覺到的情形,旁人觀察到的演變過程、持續時間、病人的意識狀況(反應情形)是否清醒,反應得體或混淆不清,手、腳、臉、眼各種動作的情形與變化,及人發作後的狀況等等,都要詳細記錄。在病人到醫院求診時都要提供給醫師參考,這些資料在臨床診斷上,是否為【癲癇】是很重要的參考依據。

(2)發作誘因。臨床上有一些狀況是類似癲癇發作的情形,醫師可以根據發作情形再配合發作誘因,做到較為確定的診斷,所以病人與家屬應做好病情記錄,病人在哪種狀況下比較會發作,如發燒、熬夜、餓肚子、月經期、生病、吃藥及其他等等。

(3)癲癇病因(原因)。探討引起癲癇的原因,是需參考病人過去與現在的身體狀況,尤其是腦部是否有過疾病或傷害,包括出生時的狀況、孩童期健康情形、長大過程與最近健康狀況等等。

五、臨床症狀:發作表現有20種左右

(1)大發作(全身痙攣或抽搐)。不預期的喪失意識、倒地、手腳僵硬、牙關緊閉、口吐白沫,肢體抽筋,有時伴有大小便失禁。一次發作的時間約1~3分,很少超過5分。

(2)典型失神型小發。(常發生在小孩子,偶而發生在大人)。數秒鐘的瞪眼、失神一呆呆的(眼睛有時張得相當大)或眨眼動作,在說話或動作時會停止說話或中止動作(與外界暫時失去聯絡)。每次發作約10~30秒。

(3)單純局部運動性癲癇發作。局部(常見於手、腳、臉)的抽搐,有時擴散到一側肢體、或合併頭部或上身痙攣性的轉向一側(病人通常是醒著)

(4)單純局部感覺性癲癇發作。局部(常見於手、腳、臉)之皮膚感覺異樣(如蟲爬等)

(5)其他單純局部癲癇發作(沒有意識喪失)。預感發生時,覺得腹部有一股氣往上衝、聞到怪味道、看到很奇怪的閃光、聽到奇怪的聲音、感覺與外界環境陌生或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心悸頭昏或伴隨有雞皮疙瘩發生。

(6)複雜局部癲癇發作(有合併意識障礙)A、單純意識障礙,類似昏厥。B、合併自動症(如口中喃喃自語,旁人聽不懂他在說什麼,漫無目的的手亂抓東西,扯衣解鈕,做鬼臉等)甚或東走西走,有些人可以游泳、跑步或繼續騎車。

(7)點頭發作(好發12個月大的嬰兒)。呈膜拜狀,日本人稱為「點頭痙攣」。兩手突然向前伸、軀體向前屈縮、頭部向前屈一類似朝拜或點頭的動作(有時身體呈瞬間反弓現象),成長後常伴有智能不足,癲癇治療效果預後不佳。

六、如何治療:

在確立癲癇診斷後,治療方向有二:

(1)是癲癇的控制

(2)是處理引發癲癇的病因--外科手術治療與抗生素藥物的投予(若引起的病因是腦膿瘍,則需要用抗生素)藥物治療是控制癲癇的最優先考慮方法基本上以使用一種藥物為原則,不得已再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抗癲癎藥物。

在藥物選擇上須依臨床發作型態而定:

(1)原發型發作(一發作就是影響全部腦細胞)

A、強直陣躍性抽搐-PhenytoinPhenobarbital

B、失神發作-ValproateEthosuximideLamotrigine

C、失張性與肌躍性-ValproateClonazepam

(2)局部型發作(發作是由局部腦細胞開始)

A、單純局部發作(無意識障礙)—PhenytoinPhenobarbitalVigabatrinLamotrigineTopiramate

B、複雜局部發作(有意識障礙)-CarbamazepinePrimidonePhenytoinClonazepanVigabatrinLamotrigineGabapentineTiagabine

C、有繼發全身發作-PhenytoinCarbamazepinePrimidonePhenobarbitalVigabatrinLamotrigineGabapentinTiagabine

*目前在治療癲癇藥物方面,全世界各國仍不斷的在研究與發展,而最近發展出來的藥,有四種國內已引進,其作用機轉有別於以前傳統藥物,包括:(1)提高GABA在神經末稍的濃度(如抑制酵素作用而減緩代謝)(2)Glutamate之抑制,以降低神經細胞之興奮。

*這些新藥都可與目前已使用之藥物合併使用或單獨使用,可說是治療上的突破,但如果已經藥物治療而且很順利的人,切勿輕易更換治療藥物,若與醫師配合,認真治療經過半年以上而仍失敗的病人,我們才建議合併使用新藥治療。要達到理想控制癲癎發作,就是要接受生病的事實,規律的服用足夠之抗癲癇藥物的藥量,如此才可以讓腦細胞活動趨於穩定,病情得以控制。

七、癲癎發作時的緊急處理方式:

(1)大發作時

維持病人呼吸道的通暢,協助側臥,並取下病人的假牙。

保護病人的頭部,且移開易造成傷害的傢俱或物件,防止病人再受到進一步的傷害。

拿掉病人身上會造成約束的東西,如眼鏡、領帶、緊身內衣並解開衣領。

當病人牙關緊閉時間,請勿強行撬開病人的牙關,以免牙齒脫落阻塞呼吸道。

請勿於病人身上強行約束,以免造成傷害或抗拒。放壓舌板不是絕對必要,如要放請由嘴角小心放好在兩側大臼齒間。

在病人末完全清醒前,請勿餵食或服藥,也不要試圖中止他發作,並請留意觀察病人發作情形,詳加記錄。

若發作時間太長(持續超過10分鐘),或短時間內頻繁發作(30分鐘內發作3次以上)或呈現癲癇重積狀態,就需送醫院急救。

2)若只是失神發作,則不需特別處理,只要小心病人的安全,同時記錄發作狀況,在下一次就診時告知醫師調整用藥即可。

八、護理指導:

(1)癲癎兒童的居家照護

A、應採取正面的態度幫助病童去認識癲癇症,不要過分的保護溺愛,給予正常獨立的生活空間。

B、鼓勵病童參與社交活動,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

C、助其瞭解規律服藥的重要性,並養成其按時服藥與正常規律生活作息的習慣。

D、讓其所有朋友、老師均瞭解孩子正在接受藥物治療控制中。

E、洗澡最好用淋浴,勿用盆浴。

F、居家環境宜避免尖銳的傢俱,物品擺設應簡單。

G、如在規律服藥下,且血中藥物濃度夠而仍有發作之情形時,則建議避免過分勞累與劇烈運動,以保持穩定的情緒。

(2)飲食須知

A、均衡的飲食:定時定量,足夠的維他命、纖維值。(因為便秘、嚴重的腸脹可能增加發作的次數)

B、避免過多的刺激性飲料:例如:酒、咖啡、茶。(因為具有興奮神經細胞的作用)

C、避免瞬間大量的喝水:每4~5小時內喝水不超過800~1200CC(過多的水分造成腦水腫與低血鈉也會引發癲癎發作)

D、足夠的維他命B6的攝取:含有B6的食物包括:深綠色的蔬菜、豆製品(四季豆)、花生尖果類、腰果等。

另外,對癲癎朋友來講,大多數人都需長期服藥,特別是抗痙攣藥物(phenytoinphenobarbitalcarbamaazepine)。由於長期服用這些藥物,會有些營養素的缺乏,如雙苯內醯尿會影響葉酸的吸收:phenytoin會造成維生素D缺乏,進而減少鈣的吸收,而會有軟骨症及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另外藥物亦會加速維生素C的代謝或減少其吸收;同時為避免葉酸的缺乏,增加葉酸鹽攝取時會造成維生素B12需要量增加。因此,以下就是提到容易缺乏的營養素給予飲食上的一些建議:

A、維生素D:良好的來源包括蛋、強化牛奶、肝臟、及魚類,同時日曬亦可促進維生素D活化型的形成。

B、鈣:牛奶及乳製品、小魚干及黑芝麻等都是豐富的來源。

C、葉酸:在一些深綠色蔬菜、肉類、內臟及蛋亦含有不少量的葉酸。

D、維生素B12:動物性食物是B12的主要來源如肝臟、奶及蛋。

E、維生素C:蔬菜及水果特別是柑橘類其維生素C含量豐富。

(3)日常活動項目

A、癲癇獲得良好控制的患者,醫師都會允許病人到游泳池或海水浴場游泳,不過身邊要有人陪伴才行。另外可進行騎腳踏車、網球、藍球、足球等規則運動,但在參與任活動前,最好先請教主治醫師並事先告知主辦單位,以作事先防範。

B、最好能避免任何發作時會導致對患者或別人造成危險的事,例如:駕駛飛機或攀岩潛水之類的活動。另外須經過一段足夠長的時間沒有發作後才可以開車(國內法律規定「患有癲癇的人不能考駕駛執照」)

C、基本原則就是應該儘量避免參與有危險性的活動,如爬高、水裡活動、器械競技,同時也不可處於危險的環境,如頻臨高處、機械房、深水邊危險樓梯間等地方。

(4)藥物須知(基本上需服用『有科學根據的藥物』

A、治療癲癇時,應儘量避免合併使用其他藥物(如感冒藥、止痛藥、抗生素、重鎮靜劑等)

B、服用抗癲癇藥物時,應避免與其他藥物(如胃藥)一起服用,抗癲癇藥很少會傷胃,即使空腹也可以吃藥。如已有胃潰瘍,則服用胃藥時,最好與抗癲癇藥物相隔2小時。

C、應避免與牛奶、飯一起服用,相互須間隔二小時以上。(因為食物可能會影響有些藥物的吸收效果,導致血中抗癲癇藥物濃度降低)

D、切勿忘記服藥,偶而一次(一年一次)還可以接受,常常忘記,則會降低治療效果或導致復發。

E、服用抗癲癇藥物的初期,有些人想睡或噁心的現象,若是從小的劑量開始,逐漸增加藥量,在服用一段時間後(身體適應後),這些現象都可以獲得改善,血中也可以達到有效的治療藥物濃度。

F、服用抗癲癇藥物最忌「突然中止」服藥,也不可以因為發作而自行增加藥量,因為突然停藥,可能使血中濃度下降,而發生重複發作,即所謂的「癲癇重積狀態」;自行調藥有些會發生副作用或導致癲癇控制不理想,所以調整藥量必須依據血中藥物濃度及發作次數評估後行之。

G、不要迷信偏方、祖傳秘方或成分不明的成藥。

H、當服用藥物發生過敏時,如起紅疹、發燒、口腔潰爛等現象,此時應暫停服藥,並立即回診就醫。有時過敏可能在1~2個月後才發生,要小心。

十、預防發「癲癇」的主要工作

「減少腦部任何傷害」是基本的預防工作。需避免出生時的傷害,要做好產前檢查;孩童期做好預防注射,減少感染生病機會;營養均衡,腦部正常發育;騎機車腳踏車需戴安全帽,使傷害能減少至最低;另外,在中、高年齡層的病人中,有些易導致腦部傷害的疾病,須及早防治,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高血脂症、痛風等,平常生活習慣與嗜好也要注意,飲食要均衡(多進食穀類、蔬菜、海產魚)須多作運動、戒煙、不可酗酒。

十一、結語

一個人他沒有選擇生病的權利,即使得到了癲癇也不可恥,因為歷史上有太多名人患有癲癇,他們一樣可以有好的成就,端看您如何來看待?如凱撒大帝、拿破崙、黃帝、文學家托斯托也夫司基、畫家梵谷、音樂家海頓、諾貝爾、影帝李小龍都有癲癇,但他們的成就一樣非凡。而現在的醫療如此發達,我們又為何不能坦然面對,掙脫心中的枷鎖呢?讓我們一起互相打氣、互相鼓勵,心手相連好好的奮鬥,開創自己的一片天空!

最後,期盼社會人士請不要用異樣的眼光來看待癲癇病患,更不可歧視、與排斥他們,應主動去了解、去接納他們。

資料來源: http://kea.wingnet.com.tw/kn_1.htm

Make sure the link is working before you send your assignment! Add a blank space at the end to make the link work.

NC450T12-------承樺

evoked potential

Summarize in Chinese.

In neurophysiology, an evoked potential (or "evoked response") is an electrical potential recorded from a human or animal following presentation of a stimulus, as distinct from spontaneous potentials as detected by electroencephalograms or electromyograms. Evoked potential amplitudes tend to be low, ranging from less than a microvolt to several microvolts, compared to tens of microvolts for EEG, millivolts for EMG, and often close to a volt for EKG. To resolve these low-amplitude potentials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ongoing EEG, EKG, EMG and other biological signals and ambient noise, signal averaging is usually required. The signal is time-locked to the stimulus and most of the noise occurs randomly, allowing the noise to be averaged out with averaging of repeated responses.

Signals can be recorded from cerebral cortex, brain stem, spinal cord and peripheral nerves. Usually the term "evoked potential" is reserved for responses involving either recording from, or stimulation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structures. Thus evoked CMAP (compound motor action potentials) or SNAP (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 as used in NCV (nerve conduction studies) are generally not thought of as evoked potentials, though they do meet the above definition.

來源: http://en.wikipedia.org/wiki/Evoked_potential

NC450T13-------嘉芸

lumbar punctureul / puncture (腰椎穿刺)

一種診斷和治療方式,測量腦脊液的壓力,也可減少腦脊液的壓力。

Picture? Video? Website?

The insertion of a hollow needle beneath the arachnoid membrane of the spinal cord in the lumbar region to withdraw cerebrospinal fluid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or to administer medication.

NC450T14-------寬哲

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is primarily used in medical imaging to visualize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body. It provides detailed images of the body in any plane.

磁共振成像

Explain in more detail. Find website? Animation? Video?

NC450T15-------宜蒨

myopathy肌病

NC450T16-------鳳徵

neuropathy 神經變性病

Nerve disease

神經方面疾病

相關網站:http://homepage.vghtpe.gov.tw/~meta/dm_neu.htm

相關影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9dhXQakIq54

NC450T17 paroxysmal discharge -------子倫

Periodic occurrence of abnormal electrical discharges in the brain.

術語翻譯:週期性不正常的大腦放電

圖片補充:

http://www.abpi.org.uk/publications/publication_details/azResearch/images/65b.gif

NC450T18-------曣晴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正子放射X線體層照相術

Explain! Find relevant websites, video etc.!

NC450T19 recessive inheritance -------姵妏

隱性遺傳

課本原文翻譯:來自父母遺傳的對偶因子的基因遺傳密碼。其使的來自父母雙方的功能不良基因會有25%的機會因為這個原因遺傳給幼兒。

隱性遺傳即為:父母雙方都帶有一個正常基因(N)和一個有缺陷的而且是隱性的基因(n)。他們雖然是攜帶者,但是他們都不受缺陷基因的影響。他們的後代中有的是完全正常的,有的是攜帶者,有的是缺陷基因表現者。這種遺傳方式在孟德爾的豌豆實驗中首次得到闡述。

補充

顯性遺傳:父母中的一方攜帶一個缺陷的顯性基因(D),當這個表現者和他的非攜帶者且非表現者配偶結合後,他們產生的後代是有表現者和非表現者兩種情況,其中不會有攜帶者出現。

相關圖片:

NC450T20-------欣玉

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局部腦血流

Explain more. Find more relevant website, research etc.

NC450T21-------建宇

Single pr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

單光子放射斷層掃描

單光子放射斷層掃描,如其名即是利用會放射單一光子(photon)的同位素如:99mTc123I來標誌放射藥物,所以最終的影像訊號來源就是光子。

Single 單一的,單個的;個別的

Proton 《名》 質子,(為一個氫原子的核,帶正電,質量為一個電子的1,800).

emission《名》 遺洩(遺精),排出物

computed 計算;估算;推斷

tomography【醫】局部X射線檢法(斷層攝影法)

Find relevant websites, pictures, animation, videos etc.

NC450T22-------祖君

X-linked inheritance:性聯遺傳

http://www.genephile.com.tw/Tests/CB.htm 參考資料

Find more relevant information on the web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