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for Communication Problems

Tuesday, January 15, 2008

NC472G建宇

NC472G建宇

NC神經解剖:單字分配

Type the English before you translate or find relevant materials on the web

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

靜止電位

(又稱靜止膜電位、休息電位、休息膜電位),是神經細胞處於相對安靜狀態時,細胞膜內外存在的恆定電位差。其主要來源於鈉鉀幫浦的活動。靜止膜電位的存在對於神經傳導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在神經細胞未受刺激的狀態,想像一個不會影響細胞的電壓器,將一端電極置於神經細胞內,一端置於神經細胞外,將可發現細胞內外存在一電位差,此電位差為-70mV(0.07V),這是細胞內相對於細胞外來說,亦即細胞內比外還「少」70mV。因為細胞膜的內外離子濃度分佈不均的關系,眾離子中最主要的是鉀離子和鈉離子,細胞膜上有多個鈉鉀幫浦,它們會把鈉離子送到細胞外,把鉀離子送入細胞內,細胞膜上還有鈉通道和鉀通道,在細胞休息的狀態,鈉通道是完全關閉的,而一些鉀通道卻會打開,因此有些鉀離子會擴散出細胞外。總體而言,細胞內有很多的鉀離子,而細胞外有非常多的鈉離子加上一些鉀離子,造成外面的正離子比內部的正離子還要多,此即為產生靜止膜電位的主要原因。

resting state

表示當細胞被極化時的狀態

resting靜止的;不動的;沈默的

state 形態;心態;興奮狀態[C]

resting tremor

靜止性顫抖

顫抖通常在手腳休息靜止時出現,但行動時消失,與帕金森氏症有相關

1.顫抖是指我們身體的某一部分產生了不自主且規律性的動作,在頭、頸、四肢等都可能發生,最常見的就是手發抖。所有的顫抖在某些情況(如:壓力、緊張)下都會被增強。

2. 依顫抖的型態分類:可分為姿勢性顫抖、靜止性顫抖、運動性顫抖及意向性顫抖四種。

(1) 姿勢性顫抖:顫抖會在病人自主性的維持手部在一個固定姿勢,或是固定伸出雙手臂的姿勢時而加重原本的顫抖,這種因為維持固定姿勢而引發的顫抖,我們稱之為姿勢性顫抖。

(2) 靜止性顫抖:顫抖通常在手腳休息靜止時出現,但行動時消失,因此被稱為靜止性顫抖。

(3) 運動性顫抖:當病人自主性的執行某些動作(例如拿水杯、 綁鞋帶或是拿針線)時加重或是誘發顫抖,這種因為在執行自主性動作時產生的顫抖,我們稱之為運動性顫抖或是動作性顫抖。

(4) 意向性顫抖:病人的顫抖會在執行一項標的物導向的動作時發生,例如執行以食指來回碰觸自己的鼻子和測試者的手指的動作,這種因為在執行標的物導向的自主性動作時產生的顫抖我們稱之為意向性顫抖 (intention tremor)

3. 依顫抖的原因分類:可分為生理性的顫抖、心理性的顫抖、原發性的顫抖及病理性的顫抖四種。

(1) 生理性的:有些顫抖在平常並不會發生,只在某些情況(如:壓力、緊張、生氣)時才發生,我們俗話說的「氣得發抖」就是指這種情況。其他像某些藥物的副作用,甚至飲用咖啡、茶、可樂等飲料,都屬於生理性的顫抖。必須找出是否有這些導致顫抖的誘發因子。

(2) 心理性的:通常顫抖的型態比較怪異,治療以針對其精神疾病為主。

(3) 原發性的(Essential Tremor):又稱之為良性原發性顫抖症 (Benign Essential Tremor):也就是說我們並無法確切找出引起顫抖的原因,可能是特殊「體質」引起的。又因為罹患此病的病人中約一半的人有顫抖的家族史,因此又稱之為遺傳性顫抖症 (Hereditory Tremor) 或是家族性顫抖症 (Familial Tremor);雖然基因遺傳因子佔相當重要的角色,但是其確切的遺傳方式目前仍不清楚。病理解剖常找不出原發性顫抖症病人腦中有任何病變的部位,但是目前的假說仍將病變的部位指向可能在腦中的顫動調節器(橄欖體(olives)、小腦(cerebellum) 以及丘腦(thalamus))。

(4) 病理性的:是指因神經系統的機能障礙而產生的,例如:巴金森氏症,中腦、小腦、基底核的病變,代謝的異常(如低血糖或甲狀腺機能亢進)等。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5011502900

帕金森氏症

帕金森氏症的英文原名為Parkinson's Disease。因為詹姆士·帕金森James Parkinson)於1817英國發現此神經症候群。因此,在中文,帕金森氏症中的帕金森一詞由Parkinson翻譯而來,另一個非常普遍的翻譯是巴金森氏症

在大部分華人地區,通常都被稱為帕金森氏症巴金森氏症,在香港被譯作柏金遜症

此外,也有人稱此病為震顫麻痹症

歷史

《震顫麻痹論文》

1817英國一般科開業醫師詹姆士·帕金森在一篇名為《震顫麻痹論文》的論文(Essay on the Shaking Palsy)中描述了這些症狀:行動遲緩、肌肉僵直、四肢顫抖、步伐拖曳、憂鬱及痴呆等。

1917,維也納醫生馮伊考諾摩首次描述了流行性嗜眠性腦炎。

19181926間,大約1500萬人流行性嗜眠性腦炎,也通稱睡病。這是一個重要的發現,因為生存的人當中,有約5百萬人最終患上了帕金森氏症。

1960EnhringerHorniewicz從帕金森氏症患者的腦部解剖發現,在基底核的多巴胺濃度有減少的現象。

1982,繼美國加州流行吸食海洛英成癮之後,爆發出帕金森氏症的流行。

1984Langston, BallardBurns發現海洛英合成的副產品MPTP有毒,會選擇性的危害黑質腦細胞,使得多巴胺神經元的粒線體中毒死亡,並因此產生帕金森氏症。他們亦發現不論用吸食或注射海洛英,都形成MPTP毒素,甚至海洛英製造工廠或實驗室所產生大量漂浮在空氣中的物質,亦會形成MPTP的毒素而危害人體健康。另外一氧化碳中毒及重金屬如中毒,亦可以破壞黑質腦細胞而產生帕金森氏症患者,亦有多發性大腦栓塞的病症,可能跟他們的基因遺傳體質有關(GaryPoirier1991)。

1990Lindvall和他的工作隊員將一個8-9個月胎兒的黑質腦細胞植入一個患有帕金森氏症的病人中。由於腦組織和免疫系統被腦血管障壁隔離,因此捐贈細胞者不需和接受者有任何血源關係。5個月後,病人的黑核細胞生產了足夠的多巴胺,這含量的多巴胺足夠讓病人自由行動。1

症狀

1.靜止時顫抖(resting tremor) 

2.單邊或雙邊的手臂會不由自主地抖動。雙腿、雙腳或下巴也會有抖動的現象。

3.僵直(rigidity)

4.中樞性的持續性肌緊張,導致肌肉疼痛或是 身體無法伸直。

5.運動不能(akinesia)和運動遲緩(bradykinesias)

6.呈現面部表情呆滯,足部蜷縮等癥狀

7.姿勢保持反射障礙(postural instability)

8.呈現前傾姿勢、細碎步行、加速步行等狀態

9.平衡感差,病人常因缺乏平衡感而跌倒。

10.便秘

11.講話速度緩慢

12.音調呆板

13.寫字越寫越小

14.黑質內之細胞喪失80%時,病徵才會出現。多巴分在腦的含量將不斷下降,使病情更嚴重。

治療方法

可用藥品有恩他卡朋levodopa。「劑末現象」是指(如使用levodopa)藥效維持時間越來越短,每次用藥後期出現帕金森病的癥狀惡化。處理辦法:增加左旋多巴的給藥次數,使用帕金寧控釋片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司蘭吉林COMT抑製劑可改善癥狀。

reticular formation

網狀結構

為散佈在腦核中的平行及一系列的凸出物,其結合了整個神經系統,有關於皮質的覺醒和肌肉的戰備

reticular蜂巢胃的

formation構成物;形態,結構

reticulocerebellar pathway

網織紅血球的傳遞途徑

起源於腦幹中下斜纖維且連結網狀的凸出物到小腦

reticulocerebellar【醫】網織紅血球;網狀細胞

pathway途徑;路線

補充:鐮刀型紅血球疾病

是指由鐮刀型血紅蛋白(Hgb SHb S)所導致的一類遺傳性疾病的總稱。在其聚多的類型裡,紅血球皆因失常的鐮刀型血紅蛋白的聚合而改變形狀,以致於失去了攜帶氧氣的能力。這個過程會傷害紅血球的細胞膜,並使其阻塞在血管內。如此使得其下流的組織無法得到氧氣,因而會導致局部缺血梗塞。這是一種慢性疾病,患者一般都生活得很好,但不時會有週期性的疼痛。患者的平均壽命會因此被縮至四十歲。這種疾病在瘧疾曾經或還是很普遍的地區很普遍,尤其是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的人和其後裔們。但無論如何,鐮刀型紅血球疾病可能發生在任何膚色和任何人種身上。

「鐮刀型細胞貧血症」是一種特定類型的鐮刀型紅血球疾病的名稱,其病因在於同型結合子而產生了Hgb S的突變。其他類型的包括:

1.鐮刀型血紅蛋白C疾病

2.鐮刀型β+地中海貧血

3.鐮刀型β0地中海貧血

4.血紅蛋白SS疾病

和鐮刀型細胞貧血症不同,其他類型的鐮刀型紅血球疾病的病因在於異型結合,使得一個複製成導致Hgb S的突變,一個複製成異常的血紅蛋白基因。必須要知道的是,「鐮刀型細胞貧血症」是「鐮刀型紅血球疾病」一特定類型的名稱,而「鐮刀型紅血球疾病」則不是。因為不同類型的鐮刀型紅血球疾病都極不一樣,所以必須在治療前,先分辨出疾病的確切類型。

徵兆及症狀

罹患了鐮刀型細胞貧血症的人會有激烈變化的貧血症,和一般血紅蛋白濃度為6-9 g/dl相比。網織紅血球的數量開始提升,反映了新的紅血球細胞在取代快速遭破壞的舊細胞,紅血球的生命週期被此一疾病明顯地縮短了。通常,白血球和血小板的數量也會提升,並可能因此導致血管阻塞

血管阻塞危機

血管阻塞危機是由於鐮刀型紅血球細胞會阻塞毛細血管而限制流至器官的血量,因而導致局部缺血疼痛和器官的傷害。

因為脾臟細小的血管和負有清除不良紅血球的功能,所以常常會被影響到,通常在患者兒童期未期前便會形成梗塞。這種自體脾臟移除(autosplenectomy)會增加被encapsulated organisms感染的風險,對於這類脾功能缺乏者,預防性的抗生素和接種都被建議要有的。肝衰竭也有可能漸漸地出現。

骨頭,尤其是支撐體重的骨頭,也常是血管阻塞傷害的主要目標之一。如此會導致缺血性壞死(尤其是在股骨部位)和骨頭退化。患者感覺到的疼痛也是源於骨頭梗塞。

retina

【解】視網膜

眼球最內層,有感受光線之視神經細胞分布

補充:視網膜色素變性(Retinitis Pigmentosa,簡稱RP)

是一種遺傳性眼科疾病。初期普遍的病徵是夜盲、視野變窄RP,可以看到正前方景物,但略偏左右的視野就無法看見,RP病人外貌和正常人一般,但是因各種病徵造成視覺障礙,視力將會逐漸消失,並且可能會遺傳給下一代,然而目前還未有有效的治療辦法。

視網膜是位在眼球底部內壁,一片有多層感光細胞的組織,如數位相機的CCD的功能ㄧ般,視網膜能接收外界的景物,再傳送視覺訊號至腦部。PR的普遍特徵是主要構成視網膜的視錐細胞視桿細胞退化,並同時出現不正常的色素凝塊。視椎細胞退化會逐漸影響中央視覺、辨色能力,視桿細胞退化會造成失去周邊視覺、夜間視物困難。RP的特色是因為中央和周圍的視覺退化,而只能看見前方如管狀範圍的「管狀視野」。

大部份罹患RP的病人的病情會逐步惡化,為期數年到數十年。白天陽光太強要戴可吸收所有藍、紫和紫外光輻射的太陽眼鏡,以保護病人脆弱的視網膜;夜晚由於病人的視桿細胞退化,需要比一般人更長的時間,才能適應黑暗的環境。種種類型的RP存在很大差異,有些較容易診斷,有些較困難。

一般而言,初期的RP最難診斷,有些情況看似RP,然而郤不是。 能夠最有效地驗出RP的方法,是視網膜電流圖ElectroretinogramERG〕,是一種用電流測試視網膜細胞反應的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在出現明顯臨床症狀之前,就能得知視錐細胞和視桿細胞的病變。或用視野測驗去量度周邊視覺和視野範圍,可以知道視網膜的精確功能。

retinal (visual yellow)

視網膜()

在視網膜桿狀細胞中,視網膜紫質的光吸收分子微粒,為一種維他命A的乙醛

retinotectal potentials

在較高的丘阜上,軸索離開視網膜和突觸

retraction

1.收縮力 2.【語】收舌()

拉回胳臂或器官的動作

retrocochlear auditory mechanism

8對的腦神經(聽覺神經)與耳蝸的相關性

retrocochlear【醫】內攻

auditory耳朵的;聽覺的

mechanism機構;結構

retrograde reaction (degeneration)

退化(作用)

在受損的軸索的近側部份發生改變,又稱Wallerian degeneration

退化degeneration)是1857,法國醫生B. A. Morel創造了一種新的醫學綜合病症。

Morel認為如果父母沉溺於酒精煙草鴉片之類的東西,就是永久性的破壞他/她的遺傳基因,其孩子將會因此而得諸如肺結核白痴病等一系列無法治愈的疾病。

retrograde 後退 逆行

reaction 反應

rhodopsin

視紫紅質 視紫素(為常見的生物色素)

在視網膜桿狀細胞的外節被發現

Iodopsin 視紫藍質

rhombencephalon (hindbrain)

【解】後腦

胚胎時三個原腦囊之最後一個,亦稱稜腦rhombenceplon,可分開為myelencephalonmetencephalon

rhomb (結晶)菱形晶體

encephalon 腦髓

補充:

diencephalon

間腦

mesencephalon

中腦

metencephalon

後腦

myelencephalon

末腦

telencephalon

端腦

righting reflex

直立反射,(保持身體正常之反射)

身體以及四肢的位置發生移動時,肌肉會出現一種將它復原的反應。此種平衡機制為靜態平衡的機轉。

補充:

abdominal reflexs

腹反射,(腹部皮膚輕度劃線引起腹肌之收縮).

acommodation reflex

調節反射;調視反射,(瞳孔大小之反應).

Achilles tendonreflex

跟腱反射,(腓腸三頭肌反射).

anal reflex

肛反射,(肛門周圍皮膚受到刺激,引起肛門擴約肌之收縮).

ankle reflex

踝反射,(Achilles tendonr).

Auditory reflex

聽覺反射,(劇烈聲響,引起暫時眼睛之關閉).

Babinski's reflex

Babinski氏反射,(pyramidal tract有病灶時,刺激腳掌其大拇趾向足背強伸).

biceps reflex

二頭肌反射,(二頭肌腱經敲引起之肌肉收縮).

Brain's reflex

Brain氏反射,(quadrupedal extensor r.).

carotid sinusreflex

頸動脈竇反射,壓迫動脈竇可使心跳緩慢.

Chaddock's reflex

Chaddock氏反射,(pyramidal *tract有病灶時,刺激外踝可致大拇趾向足背強伸).

chain reflex

鏈鎖反射.

ciliary reflex

睫狀反射,(瞳孔調節之反應).

ciliospinal reflex

睫狀體脊髓反射;睫脊反射,(頸部受到刺激,同側瞳孔之放大).

rigidity

剛性 堅硬;嚴格;剛直;死板

補充:

clasp-knife rigidity

摺刀狀強硬,(當一關節被強迫彎曲時,其伸肌之對抗最後忽然失去抗力).

cogwheel rigidity

齒輪狀強硬,(肌肉被強迫伸直時,分段伸直之強直狀態).

decerebrate rigidity

除腦強硬,(腦幹切斷之動物或人之腦幹上部有病灶時,下肢發生強直).

Rinne test

骨傳導與氣傳導比較試驗

任內氏試驗:(其主要是在比較空氣傳導和骨傳導)
步驟:試驗方法是將振動中的音叉置於耳後突部,當受測者不再聽到由乳突傳來的骨傳導聲(BC)時將音叉移到耳朵旁直到聽不到由外耳到傳來的空氣傳導聲(AC)
結果:比較這兩段時間的長短,正常聽力應是空氣傳導(AC)的時間為骨傳導(BC)的兩倍多,因此正常聽力在音叉移至耳旁時仍可聽到音叉的聲音,稱之為陽性結果。

補充:

「音叉測驗 音叉測驗是一種聽力檢查,其是藉由骨頭振動以及空氣傳導來測知聽力障礙。這種試驗包括韋伯氏試驗及任內氏試驗。

任內氏試驗:(其主要是在比較空氣傳導和骨傳導)
步驟:試驗方法是將振動中的音叉置於耳後突部,當受測者不再聽到由乳突傳來的骨傳導聲(BC)時將音叉移到耳朵旁直到聽不到由外耳到傳來的空氣傳導聲(AC)
結果:比較這兩段時間的長短,正常聽力應是空氣傳導(AC)的時間為骨傳導(BC)的兩倍多,因此正常聽力在音叉移至耳旁時仍可聽到音叉的聲音,稱之為陽性結果。

韋伯氏試驗:(利用骨傳導的方式)
步驟:將振動中的音叉置於受測者的額頭或頭頂,再請受測者指出那一耳聽到的音叉聲音較大,或是同樣大聲。
結果:若是一樣大,表示聽力正常。若是不一樣則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聽的較大聲的一耳為傳音性聽力障礙,因為音叉的骨傳導路徑未受環境噪音掩蓋,即噪音無法經由空氣傳至患耳所致。一種是聽的較小聲的一耳為感音性聽障,因為感覺神經受損之故。

參見課本p223

rods

《名》 ;(視網膜)桿狀細胞.

夜間視覺在視網膜上的視覺接受器的原因

Romberg sign

病徵(病人將眼睛關閉,兩腳合併直立,身體搖晃或跌倒,表示有脊髓癆tabes dorsalis).

補充:

Abadie's sign

病徵,(1.毒性甲狀腺腫,眼球突出,提上瞼肌痙攣.2.脊椎勞病人之跟腱被壓時無知覺).

Babinski's signs

病徵,(1.坐骨神經痛時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2.半身不遂病人頸闊肌麻痺,張口不能,吹口哨不能.3.reflex.4.器質性半身不遂時,使病人平躺,兩手交叉胸前,令其起坐時正常一側下肢伸直用力支持,患側反而在髖關節處彎曲,腳跟提高).

Babinski's toesign

Babinski's *reflex.

Bacelli's sign

病徵,(胸腔積水時,一種細語whisper聲音可在胸前聽見).

Bachtiarow's sign

病徵,(檢查者用拇指及食指沿患者之橈骨下推,患者拇指伸直外展表示神經椎徑有病變及反射過度).

Battle sign

病徵,(乳突部或耳膜後出血時,表示有顱底骨折).

Beevor's sign

病徵,(1.功能性麻痺functional paralysis對作用相反之肌肉無法加以制止.2.腹直肌下部麻痺時肚臍向上伸展).

Bezold's sign

病徵,(乳突尖部有腫脹現象,為乳突炎之表徵).

Biernacki's sign

病徵,(有脊髓癆tabes dorsalis及麻痺性癡呆paralytic dementia,尺神經所呈現之痛覺缺失).

Blumberg's sign

病徵,(腹膜炎時,腹部用手壓迫而後,急促放開時之腹痛,或稱rebound tenderness反跳痛).

Branham's sign

病徵,(有動靜脈管時,在動脈之近側以手指壓縮之,所引起之心跳緩慢).

Braxton Hickssign

病徵,(有孕第三個月,子宮之無痛性收縮,但子宮頸不張開).

Broadbent's sign

病徵,(心包有粘連時,在左側背部第11,12肋骨附近有牽拉感).

Brudzinski's sign

病徵,(1.腦膜炎病人頸部彎曲時,髖關節與膝亦同時彎曲.2.腦膜炎病人一側下肢被動彎曲,另一邊亦自動彎曲).

Romberg test 參見課本p268

rostral

【動】有嘴的;有喙的

補充:

角龍下目:

CeratopsiaCeratopia)意為「有角的面孔」

是群草食性、喙狀嘴恐龍,生存於白堊紀北美洲亞洲。牠們的先生存於侏儸紀。早期成員如鸚鵡嘴龍是小型、二足恐龍。較晚的成員,包括角龍科尖角龍三角龍,演化為非常大的四足恐龍,臉部發展出延長的角狀物,以及頸部頭盾。頭盾可能用來保護容易受傷的頸部被掠食者攻擊,也可能作為展示物、調節體溫、大型頸部與咀嚼肌肉附著用、或者是綜合以上幾點。角龍類在體型上的變化從1公尺9公尺,體重的變化從23公斤5.4噸。

三角龍是目前最著名的角龍類。傳統上,角龍下目的屬以「-ceratops」作為結尾,但並非全部都是。最早被命名的屬之一的角龍,現在被認為是疑名,因為角龍沒有可在其他角龍類上發現的顯著特徵。

生理結構:

角龍下目的頭顱骨是相當容易辨認的特徵。角龍下目恐龍的上顎前端是喙骨Rostral bone),喙骨不存在於動物界的其他動物上。喙骨與前齒骨一起形成類似鸚鵡的喙狀嘴,前齒骨形成所有鳥臀目恐龍的下顎前端。眼睛下面的顴骨往兩側傾斜、突出,使得頭顱骨從上方看呈三角形。較晚的角龍類恐龍裡,頭顱頂部的頂骨方軛骨往後延伸,形成頸部頭盾,而使得三角形外表更為明顯。

分類學:

角龍下目是由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在1890年所建立,用來包含有特定特徵的恐龍,例如:角狀物、喙骨、兩排牙齒、複合頸部脊椎骨、以及往前指的骨盆。馬什認為角龍類足夠特殊,可在鳥臀目內建立自己的亞目。Ceratopsia希臘文裡,"keras"意為角,"opsis"意為面孔。在1960年代,有人提出Ceratopsia在語言上是不正確的,應該是Ceratopia。然而,後者在科學文獻中很少見,大部分科學家還是使用Ceratopsia。根據馬什的說法,角龍類經常被分類為鳥臀目裡的一個亞目,但角龍類現在常被改分類為下目。

rotational sensation

因內耳迷路官能失調造成運動知覺受損

rotational 旋轉的;輪流的;循環的;輪作的

sensation感覺

round window

圓窗; 正圓窗

補充1

oval window/vestibular window

卵圓窗是由中耳內耳的一個狀形小窗。鐙骨與之相連並將力傳遞到耳蝸的卵圓窗。由中耳的聲音信號轉換為相應的神經電信號,交送的中樞聽覺系統接受進一步處理,最終在耳蝸 實現聽覺知覺

人類耳蝸的解剖位置。1顱骨2耳道3耳廓4鼓膜5卵圓窗6錘骨7砧骨8鐙骨9前庭迷路10、耳蝸。11前庭耳蝸神經12咽鼓管

補充2

oval window

卵圓窗,fenestra vestibuli.

round window

圓窗;蝸窗,fenestra cochleae.

aortic window

主動脈窗,(由氣管分枝在X光片上所造成之影像).

rubrospinal tract

紅核-脊髓徑 (Rubrospinal Tract)

功能是加強Flexors,抑制Extensors,但是這個路徑只控制上肢的肌肉群。

Ruffini endings

魯斐尼氏末稍

皮膚上壓力的感應,在多毛和光滑皮膚的真皮層。

補充1

有四種不同的皮膚:

1. 黏膜皮膚:位在黏膜接合處,多毛髮的皮膚,唇及舌。

2. 黏膜:身體孔洞的裡層。

3. 光滑的:沒有毛髮的皮膚。

4. 多毛髮的:有毛髮的皮膚。

光滑皮膚的表皮約1.5公釐mm),真皮約3公釐mm)厚。多毛髮皮膚的表皮約0.07公釐mm)真皮約1-2公釐mm)厚。

皮膚受器

受器末稍

神經纖維

功能

位置

髮囊末稍

Hair Follicle Ending

A-beta

毛髮置換的感應。

纏繞在髮囊裡,當然,位在多毛髮的皮膚中。

魯斐尼氏末稍

Ruffini Endings

A-beta

皮膚上壓力的感應。

在多毛和光滑皮膚的真皮層。

克氏小體

Krause corpuscle

A-beta

壓力的感應。

唇,舌和生殖器。

巴齊尼氏小體

Pacinian corpuscle

A-beta

震動的感應。大多在 150-300 赫茲之間。

多毛和光滑皮膚的深層真皮處。

梅斯納氏小體

Meissner corpuscle

A-beta

震動的感應。大多在 20-40 赫茲之間。

光滑皮膚的真皮層。

隨意神經末稍

Free nerve endings

A-delta and C

不同類型的隨意神經末梢,對機械覺,熱覺或有毒的刺激反應。

遍佈各種皮膚。

梅克耳氏細胞

A-beta

皮膚壓力的感應。

光滑皮膚的表皮。

附屬於不同種類皮膚受器的神經纖維會在刺激期間持續解放稱為「慢適應」(slowly-adapting)或是只在刺激開始時反應,有時在刺激結束時反應稱為「迅速適應」rapidly-adapting。換句話說,慢適應神經纖維送出相關不間斷的刺激;迅速適應神經纖維傳送有關變化刺激的訊息。 巴齊尼氏小體Pacinian corpuscle受器是一個典型的迅速型受器。 魯斐尼氏神經末端Ruffini nerve ending是一種慢適應的受器。

http://www.dls.ym.edu.tw/neuroscience/receptor_c.html

補充2

Ruffini corpuscle魯氏小體; 魯菲尼氏小體

saccule

1.小囊;.2.球囊,(內耳膜樣迷路兩囊中之小囊).

補充1

人體的平衡是由內耳(也稱為迷路,labyrinth) 所控制。內耳包括骨性迷路(bony labyrinth)以及其中的膜性迷路(membranous labyrinth)。骨性迷路包括了三個部份:前庭(vastibule)、耳蝸(cochlea)和半規管(semicircular canal)。膜性迷路則包括前庭內的橢圓囊(utricle)和球囊(saccule)、耳蝸內的耳蝸管(cochlear duct) 、以及骨性半規管內的膜性半規管(membranous semicircularcanal)(下圖)

內耳骨性迷路和膜性迷路(彭英毅,1989)
前庭是骨性迷路的中央部份,此處有二個來自中耳的開口,即卵圓窗 (oualwindows)與圓窗(round windows) ,以及三個內耳半規管的開口。橢圓囊和球囊具有膜性壁,懸吊於前庭中。橢圓囊中有一種很小的構造--聽斑(macula)(下圖),主要由毛細胞和含有細小耳石(聽石,otoliths)的膠質膜(gelatinous mem-brane)所組成。當人體的頭部位置改變時,便使膠質膜上的壓力產生變化,以致引起耳石的移動,並牽動毛細胞,這會刺激附著在前庭神經之接受器,使得纖維
細胞將衝動傳導到大腦,因而產生頭部的位置感覺,同時也有重力改變的感覺。此外,聽斑亦會引起直立反射(righting reflexes) ,亦即身體以及四肢的位置發生移動時,肌肉會出現一種將它復原的反應。此種平衡機制為靜態平衡的機轉。

聽斑(macula)的結構(彭英毅,1989)
半規管是由三個互相垂直的內耳構造組成,包括上半規管、後半規管與外側(水平)半規管。在骨性半規管裡面還有膜性半規管,其間間隔著外淋巴液。每個膜性半規管中含有內淋巴液,並且和骨性前庭內的橢圓囊相連結,在它和橢圓囊接合處附近的半規管會膨大成壺腹(ampulla) ,壺腹內的毛細胞和其支持細胞合稱壺腹崤(crista ampullaris) ,為平衡感覺的接受器。壺腹崤受到半規管內淋巴液流動的刺激,構成身體動態平衡機制。當身體移動或頭部轉動時,膜性半規管中的內淋巴液會隨頭部的活動而流動,同時刺激壺腹崤,使得聽覺神經的前庭分支產生衝動,傳至腦部,再傳至適當的骨骼肌,以維持身體的平衡。
除此之外,關節、肌肉及視覺的各種不同接受器,亦是影響身體平衡的重要生理器官,由於其功能以感覺為主,在提供各種身體位置或活動訊息上,亦具舉足輕重的地位。事實上,有關人體平衡能力的評估,必須同時考慮到空間位置、肌肉反應與運動特性,而且以評量特定肌肉在運動或靜止時的活動情形為主流。

參考資料 www.epsport.idv.tw/epsport/week_2000june09.htm

補充2

laryngeal saccule

喉小囊.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