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for Communication Problems

Sunday, January 20, 2008

CA037 162 智源

CA037 162 智源

CA037C3.3 The NeuronStructures of the Terminal Button

內容補充:

在突觸端 (突觸前末梢) 電訊號會促使內含神經傳導物質的囊泡朝著突觸前末稍移動。囊泡膜與突觸前神經末稍部位的細胞膜融合,因而得以將神經傳導物質釋出到突觸裂隙。根據「道爾定律」(Dale's Law.),一個神經元只會製造及釋放一種神經傳導物質。但最新的證據顯示 一個神經元含有並釋放多於一種的神經傳導物質。神經遞質,有時簡稱「遞質」,是在神經元肌細胞感受器間的化學突觸中充當信使作用的特殊分子。神經遞質在神經肌肉感覺系統的各個角落都有分佈,是動物的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一環。突觸前神經元負責合成神經遞質,並講其包裹在突觸小泡內,在神經元發生衝動時,突觸小泡通過胞吐作用,講其中的神經遞質釋放到突觸間隙中。通過擴散作用神經遞質分子抵達突觸後膜,並與其上的一系列受體通道結合,起到改變通道蛋白構相、激活第二信使系統等作用,進而導致突觸後神經元的電位或代謝等變化。神經遞質可看作是神經元的輸出工具。每一個神經元只帶有一種神經遞質。同一種遞質對不同的受體可能產生不同的作用。最常見的神經遞質是神經肌肉接頭處的乙醘膽鹼中最常見的神經遞質包括乙醘膽鹼谷氨酸GABA甘胺酸5-HT多巴胺等。

突觸這個字第一次出現是在 1897年的生理學教科書(A Textbook of Physiology)的第三部:中樞神經系統。這本書是由 Michael Foster 著作, 並由Charles S. Sherrington 協助完成。這是 Charles S. Sherrington 製造的名詞。"synapse" 源自希臘:"syn" 意思是「一起」,而 "haptein" 意思是 「緊握」。

資料來源:http://www.dls.ym.edu.tw/neuroscience/chnt1_c.htm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96%E9%A1%B5

詞彙解釋:

Mitochondrion粒線體mitochondrion,來源於希臘語mitos「線」 + khondrion「顆粒」,又譯為線粒體),在細胞生物學中是存在於大多數真核生物(包括植物動物真菌原生生物細胞中的細胞器。一些細胞,如原生生物錐體蟲中,只有一個大的粒線體,但通常一個細胞中有成百上千個。細胞中粒線體的具體數目取決於細胞的代謝水準,代謝活動越旺盛,粒線體越多。粒線體可佔到細胞質體積的25%。可看作是「細胞能量工廠」,因其主要功能是將有機物氧化產生的能量轉化爲ATP

Neurotransmitter molecules

神經傳導物質在神經元細胞本體形成,然後在經由軸突運送到軸突末稍。這些神經傳導物質隨即使被包裹儲存於囊胞之中。當盛裝神經傳導物質的囊胞與軸突末梢的細胞膜「融合」時,神經傳導物質使得以釋出進入突觸裂隙中。和其他的神經傳導物質,一氧化氮 (NO) 並非儲存於突觸的囊胞中。相反地,一氧化氮一旦形成之後,很快地自神經元釋出,迅速擴散離去神經元。隨後一氧化氮進入另一個細胞,並活化酵素以製造「第二信使 」。

Synaptic vesicles

突觸小泡內含有神經遞質,如乙膽鹼、去甲腎上腺素等。突觸小泡釋放的遞質,是從突觸前膜經突觸間隙到突觸後膜,引起突觸後膜發生變化,產生神經衝動向下傳導。

Golgi apparatus

高爾基體Golgi apparatus),又稱為高基氏體,是真核細胞中的一種細胞器。大多數真核細胞生物(包括植物動物真菌)均有高爾基體。高爾基體是1898義大利解剖學卡米洛·高爾基Camillo Golgi)發現的並以他命名。高爾基體的主要功能在於處理細胞膜溶酶體內體上的以及細胞生產的蛋白質,將它們分到不同的小泡中去。因此它是細胞的中心傳送系統。免疫系統中分泌抗體漿細胞的高爾機體就特別發達。

相關資料網站:

http://www.dls.ym.edu.tw/neuroscience/chnt1_c.html

http://life.nthu.edu.tw/~g864264/Neuroscience/neuron/cell.htm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A5%9E%E7%BB%8F%E9%80%92%E8%B4%A8&variant=zh-tw

CA162C9.5 The Cerebellum and Basal Ganglia

課本內容:

小腦和基底核是很重要的感覺運動的結構。然而,不像其他下行的運動途徑,它們並不參與從主要運動皮質區到脊椎運動巡迴區運動訊號傳導。它們的腳色似乎是調節以及平恆下行感覺運動巡迴區的活動結構,它們傳遞神經訊息,也收發神經訊息,為個自不同的感覺運動結構。雖然,小腦只有腦10%的質量,但它包含了超過半數的神經元。它主要的輸出來自感覺與運動區域的大腦皮質,紅核以及前庭核還有來自於肌肉的接收器藉著脊髓小腦徑來參與。在輸出的部分,藉著丘腦走紅核、前庭核,還有網狀結構以及主要運動皮質。基底核它有獨立的大腦核:由尾狀附屬物與殼(又有一名稱為紋狀體)、蒼白球、以及杏仁核。基底核接收最多來自於大腦皮質,主要來自主要運動皮質。它們主要的輸出是藉由丘腦走主要運動皮質,但是也有輸出自前庭核、橋腦以及網狀結構。基底核以及小腦的複雜以及它們個自所負責的連接,令人訝異的是,證實了詳細說明它們的功能是困難的。有假設說兩者都有透過與下行運動路徑的互動,牽涉到調解以及協調運動的功能(如:藉著丘腦和主要運動皮質區域),特別於學習新的運動次序和調整反應對於改變的環境情況。基底核被認為在肢體活動上扮演重大的腳色,而小腦是在平衡以及姿勢的調整扮演重要的腳色。

詞彙解釋:

Cerebellum

小腦是位於後顱窩的組織。分為前庭小腦、脊髓小腦與大腦小腦。小腦與、中腦、腦橋基底、延髓相連。小腦的主要功能是控制運動,保持其協調性。

相關圖片:mmdays.wordpress.com/2007/05/16/human_brain/

brc.se.fju.edu.tw/nobelist/198x/p1981_1.htm

Basal ganglia

基底核Basal ganglia,有時直譯為基底神經節),是大腦深部一系列神經核團組成的功能整體。它與大腦皮層丘腦腦幹相連。目前所知其主要功能為自主運動的控制。它同時還參與記憶情感獎勵學習等高級認知功能。基底核的病變可導致多種運動和認知障礙,包括帕金森氏症亨廷頓氏症等。

相關圖片:baike.baidu.com/view/1150253.htm

www.tmin.ac.jp/medical/01/parkinson4.html

相關資料網站:

zh.wikipedia.org/wiki/%E5%9F%BA%E5%BA%95%E6%A0%B8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0%8F%E8%84%91&variant=zh-tw

http://www.skh.org.tw/Neuro/move.htm

No comments: